
《你的名字》观后感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你的名字》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你的名字》观后感1这部动画电影由新海诚执导,由参与过《未闻花名》的田中将贺担当人设,作画导演则由曾创作过《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的安藤雅司执笔。电影讲述了每一千二百年回归一次的彗星造访过一个月之前,日本的糸守町一位女高中生三叶每天都过着忧郁的生活,而她烦恼的不光有担任镇长的父亲所举行的选举运动,还有家传神社的古老习俗。在这个小小的城镇,周围都只是些爱瞎操心的老人。为此三叶对大都市充满了憧憬。
黄昏之时已过,三年前的三叶还没来得及写下自己的名字,而三年后的泷也没有写下自己的名字,而是写下了“喜欢你”。他们忘记了对方的名字,而忘记的那个人是“很重要的,一定不能忘记的人”啊。原来因为陨石死亡了多人的糸守町因为三年后的泷回来,几乎全镇人都生还了。在陨石坠落后的年间,他们两人一直在寻找着,就连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在寻找什么。八年后,他们在电车上相遇,他们下车,飞奔着,寻找着,可找到后,却谁也不认识。但最终他们还是相认了,因为“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是啊,虽然是一个梦,可是,谁说梦不能是真实的呢?梦还是要有的,万一是真的呢?泷穿越茫茫三年找到三叶,只为遇见她。三年,没关系,因为我坚信,你会找到我,找回我们丢失的梦,找到我们共同的记忆。
12月2日,电影《你的名字。》(君の名は。)在中国上映了。到处都放着广告,就连微信、QQ,也不例外:微信的电影公众号纷纷宣传;而QQ空间的签到也有了《你的名字》的签到。我和爸爸也在当天知道了这部电影,一看,豆瓣评分8。9分,而淘票票评分更是到达了前所未有的9。7。分。本来打算上映当天就去看,没想到所有的好座位都卖完了,只好买了星期六晚上9:20开始,11:07结束的票。
然而某一天,三叶做了一个变成男孩子的梦。这里有着陌生的房间、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现的则是东京的街道。另一方面在东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泷也做了个奇怪的梦,他在一个从未去过的深山小镇中,变成了女高中生。两人就这样在梦中邂逅了彼此。
我看什么,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也许能打动我,但是不可能让我哭出来。但这部不同,它是第四部打动我的影视作品。我看到了他们无数次地相逢;无数次地错过;那种曾似相识的感觉,却是怎么都错不了的。
《你的名字》观后感2日本动画曾是次级文化中最为风靡的一个分支,而宫崎骏更是曾将日本的Animation带进了主流文化的世界。
这一次,新海诚似乎又摸到了主流文化世界大门的钥匙。
影片的分镜、配乐、场景,均可称得上是新海诚的集大成之作,可谓登峰造极,充满了诚哥味儿,然而这部影片,却缺少新海诚作品的灵魂。
新海诚作品的灵魂,在我看来即是日式忧郁小清新打造的孤寂感。
无论是《云之彼端,约定之地》中最终离开主角的佐佑理,还是《秒速5厘米》中擦肩而过、似曾相识,却又不去确认的两人,还是《言叶之庭》中戛然而止的剧情,无一不是这种孤独情感的体现。这其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城市中当代人的内心世界。
但这部作品的情节,却更接近日本Anime的本质。亦即人心中最纯粹的美好情感。
Anime和Animation,虽然中文意思都是动画,但我看来却小有区别,Anime更接近于次级文化,想象元素更加丰富;而日本的Animation则更写实,也更贴近真实生活。其与以迪士尼和梦工厂为代表,偏重娱乐元素的美式Animation略有异同。
新海诚这次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或是一些牺牲和妥协。
本作和前作《言叶之庭》一样,灵感来自于日本和歌。思いひつつ寝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 夢と知りせば目覚めざらましを,大意为日思其人,梦中相遇,知其为梦,不愿醒来。新海诚以此为蓝本,加入其擅长的科幻元素,讲述了一出典型的日式动画纯情故事。
新海诚表示他在这部作品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娱乐要素,希望能让所有观众在看完影片后打从内心里感到开心。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和美式Animation的追求是相同的。这或许亦是其能得到主流文化认可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却是对其作品一贯灵魂的背叛与否定。尤其是两人最后相遇的情节,是对其曾经的作品《秒速5厘米》的否定。
这部作品是成功的,但我却认为它很糟糕。
这或许能为日渐衰落的日本动画界带来一丝救赎的希望,但无论如何这确实是一次成功的回光返照。
对于这样一部作品,满分10分,我只能给出6、5分,这个既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的评价。
《你的名字》观后感3最近微信圈已被日本动漫《你的名字》刷屏,它并没有如同中国电影做足广告宣传。为对得起这么优秀的制作和朋友的电影票,我也想来说一说我的感受。
害怕像上次《我们诞生在中国》一样优秀的电影,上映几天就匆匆下架。所以没等到周末就选择在家旁边屏幕并不理想的影院观看。谁让我们如此期待呢,吃过晚饭离开始一分钟就狂奔到影院,最终还是错过开头,只能自行脑补。
在观看新海诚这个作品以前已经看过被很多人推荐过的《秒速五厘米》,但是记忆并不深刻。据说这次新海诚相比以前情节设置更加完整,这个我并不太关注。这部电影看到的第一瞬间就被美丽清新,真实而梦幻的画面所吸引。淡蓝的天空,大朵的白云,明亮的颜色都散发着青春的灵动和梦幻。故事情节构造也是也是亦真亦幻,彗星陨落将生活在小镇的姑娘三叶和大城市东京的帅气少年泷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每周两个人都会交换身体,开始以为是梦,后来接受并且认真过起彼此的生活。就这样两个少年的心渐渐走近,想要见到彼此。当真的要行动的时候才发现怎么都见不到,因为他们是穿越三年时间的交换。当彗星真的落下时为了记住彼此把名字写在各自掌心,遗憾的是。各自恢复彼此的生活怎么都记不起那个人,只是隐隐感觉有那么一个人在自己生命里重要的存在过。
泷一直都在等这么一个自己也不确定是否存在的人,擦肩而过只觉心里一动,但不觉那期盼的人就在不远处。电影就是电影,最后泷见到要等的人。即将转身离开,泷还是鼓起勇气说句“我好像见过你”,”我也是“,两人泪流满面,终于找到彼此。
新海诚完成了我的很多幻想,大片蓝天朵朵的白云和带有童话风的色彩和建筑。小时候想象自己如果可以成为另外一个人或者换一下性别会怎么样,电影里实现啦。也曾经很多次感觉发生在自己生活中某个情节好像真实地经历过,却不能说出所以然,或许那就是自己曾经穿越过。总觉得自己在静静地等待着那个人,而他最终真的出现了。我的生活里或许都不能实现,或者实现一两件,但新海诚让我依然对童年 ……此处隐藏7194个字……在仅是让人空叹的美,而是融入了剧情的血脉,更也因那对爱的诠释不再怨怜,充满着动人的希望。
电影将悬念维系到了最后一刻,多么害怕在那阶梯上已然经历生死的两人最终只是形同陌路,当昔日的少年鼓起勇气说出那老套的搭讪台词“我在哪里见过你吗?”泪如雨下的她一句:“我也是”,在最后不仅将“你的名字”以升华,更让人真正感触到了那怦然心动的纯爱。
《你的名字》观后感13新海诚的动画电影给我的感觉永远是清新文艺,你能够在电影中感受到少男少女对待感情特有的羞涩,可往往他们比我们更要勇敢,继《秒速5厘米》、《言叶之庭》等经典电影之后,新海诚又推出了《你的名字》。
影片的开头算是一个简单的序幕,女主人公三叶生活在乡间小镇上,家中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和和蔼的祖母,还有严厉的当镇长的父亲,性格直率的她对于家族神社的风俗和父亲的选举活动等事情产生反感,这使她迫切的渴望到大城市生活。然而有一天,她突然梦到了自我变成了东京的一个高中生,陌生的房间,陌生的朋友,三叶充满着胆怯,但是那里又是她一向渴望的东京的生活,有着乡下没有的咖啡厅,高大的建筑,即使打工对她来说存在必须的困难,但是这是一个梦啊,三叶尽情享受着东京的生活。
另一方面,男高中生泷梦到自我变成了一个女高中生,但是渐渐他们发现,这不仅仅仅单纯的是一个梦,这是在他们无意识时候的身体交换。两人约定,在交换身体时就应做什么,不就应做什么,用手机记录每一天的生活,告诉另外一个人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两人渐渐产生感情,三叶曾去东京寻找泷,但是泷却不记得三叶,原先三叶遇到的是三年前的泷,三年前的泷还不认识三叶,但是三叶不明白;另外,突然间,泷与三叶失去了联系,他们再也没有交换过身体,泷不断的寻找者三叶,他请了假,和自我的好朋友一齐来到三叶的家乡。但是他发现,三年前那里发生了流星坠落,几乎所有的人都死于这场流星事故,那么三叶呢,三叶在哪?泷来到神社,喝下三叶的口嚼酒,再次来到三年前的三叶的身体,泷决定改变历史,拯救三叶和那里的人。但是,即使这样,在黄昏之时他们再次交换身体,泷告诉三叶接下来就交给她了,三叶说服自我的父亲,配合工作,最后在流星坠落之前将小镇上的人转移到安全的地区。
时光流转,三叶和泷都忘了彼此的名字,但是他们都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某个一个角落,一个对自我很重要的人,辗转于城市之间,当三叶和泷再次相遇,他们就明白是那个人,那个自我等待很久的人。
《你的名字》一如既往的用细腻的感情,描述男女之间的感情,我们不得不佩服,无论是在情节、配乐、画风还是其他制作方面,新海诚都抓住了观众的心,用一种历史交错的感觉来呈现感情的可贵。
《你的名字》观后感14只要相信,有缘人总会重逢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名话用来形容电影中的人很贴切,用来描述由这部电影引起的现象亦很形象。毋庸置疑,20xx年是中国电影的小年,除了大年初一的《美人鱼》,再没有一部电影可以让票房飞起来。这时来一部小清新的爱情动画片,直叫人泪眼朦胧,情思大开。
导演新海诚向来擅长拍摄少男少女的唯美爱情,《你的名字。》讲了一个二次元的故事,在不同时空的少男少女因为彗星出现而交换了10次身体,在交换身体期间,他们因为男女性别差异出了很多笑话,通过手机日记和胳膊脸上的留言而慢慢熟悉,渐生情愫。而后,因为爱的牵挂他们寻找彼此,通过彗星的出现见面又全然忘记时间交错期间发生的一切,最后在东京的地铁上"一见钟情"。
就人物设计而言,三叶和泷的校服、发型和《秒速五厘米》中的明里和贵树相似,也算是新海诚动画风格的一脉相承。红色的发带贯穿始终,最终成了牵起二人缘分的红线,这个创意堪称绝妙,有形之线充当了无形主线。三叶作为宫水神社的继承人,里面有穿着传统服装跳舞的片段,充分展现了日本的和服之美,是导演文化情结的体现。
新海诚的影片一直被诟病情节简单,此前最出名的作品是《秒速五厘米》,分三集讲了一对少男少女等待与分别的悲伤故事。熟悉这部影片的观众,一定能在《你的名字。》里找到导演讨好粉丝的小心思,《秒速五厘米》最后只有空荡的铁轨与烂漫的樱花,明里与贵树永远错过了,而《你的名字。》结尾处的擦肩而过后是回眸相对流泪,一个圆满的HAPPY ENDING。
其实,穿越题材、互换身体都不是什么新创意,看过宫崎骏动画《穿越时空的少女》,再看《你的名。字》也不觉得烧脑,反而觉得少了一些东西。虽然都涉及到穿越时空去拯救亲人的生命,可宫崎骏表达的感情与对生命的思考来得更深些,有点散淡却隽永。毕竟,电影是一种圆梦的艺术,人们借由电影暂时实现遥不可及的浪漫。或许因此,《你的名字》票房还输着《千与千寻》一大截,因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深度不够。但瑕不掩瑜,票房不能说明一切,也说明了一些。
《你的名字。》让我们依然相信爱情,有缘人自会重逢。纵然忘记你的名字,纵然记忆都抹去,但爱你的感觉永在心里。时空交替,人世几何,但在茫茫人海中,那个人终会出现在你身边。
《你的名字》观后感15终于得空看完了新海诚导演的《你的名字》。
不同于《秒速五厘米》片段式的讲述,《你的名字》将梦与现实交织融合在一起,以“交换身体”这一新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干净澄澈的天空,乡村田园式的清景,绚烂的彗星尾焰,都让这部电影深深印在观众们的脑海中。
而令我极为佩服的,是新海诚对时间的虚化处理。“时间”是人为创造的,是人们为了证明事物变化过程而选择的一种描绘方式。而电影中,新海诚将时间虚化了。两位主人公的相遇跨越了三年的时间轴:男孩认识的是三年前的女孩,女孩憧憬着三年后的京都。即使是地铁相遇,也只是一个人的欣喜,在同一个世界的两个不同时间点,他们真实地存在却又真实地错过。其中一段,两人在夕阳下第一次跨越时间短暂相遇,想要写下彼此的名字,却终究没有写完,男孩留给女孩的,不过是手心的一句:我喜欢你(反过来便是男孩的名字)。
新海诚使人们面对这样的场景时,除了揪心还在思考:男孩与女孩的名字是什么?时间洗礼后,他们互换的身体记忆渐渐模糊。茫茫人世如何寻觅?八年光阴过后,他们于地铁站相遇,凝望进彼此眼中时,名字对于他们来说,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佛语曰:“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在虚化过后的时间与空间中,男孩女孩不曾记住彼此的姓名,但他们记住了深刻在心底的思念,只是淡淡的一个念想:“我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我在寻找什么?他(她)在哪里?”当他们擦肩时,不需要解释便明白“你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原来所有的遗忘都是我们自我欺骗的产物,认清这一事实后,生命原不会剩下些什么。但新海诚以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两个字:珍惜。
春山如黛,垂柳画桥;白云出岫,倦鸟归巢。当男孩鼓起勇气转身拉住女孩:“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两人眼眶微润,异口同声地问:“你的名字是——”
影片结尾的处理十分感人,两人在相遇中结束全片。电影结束,属于我们的生活却没有结束,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只是渺小的一份子,但我们仍可以珍惜每次相遇的缘分。
时间敌不过的,是感情。